地震沉积学是在地震地层学和层序地层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沉积学与地球物理学相互交叉的新兴地质学科。地震沉积学(seismic sedimentology)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UT-Austin)曾洪流教授(1994)提出,认为其是通过地震岩性学、地震地貌学的综合分析,研究地层岩性、沉积成因、沉积体系和盆地充填历史的学科。
自2018 年召开第一届地震沉积学学术研讨会以来,地震沉积学研究受到国内外同行专家的高度重视及推广应用,不仅在理论和方法技术方面得到了全面发展,在地震沉积学前沿理论、陆/海相沉积砂体精细表征、碳酸盐岩和混积岩刻画、地震成岩相预测、开发地质应用、地球物理新方法新技术、RGB 多频体地震属性融合、薄储层预测技术以及三维可视化技术雕刻地质体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展,为推动我国的油气勘探开发起到了积极作用。为了更好促进地震沉积学新认识、新成果、新技术、新方法的总结、交流和推广,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和相关技术发展,推进地震沉积学不断发扬光大,拟于2025年10月14日至16日在湖北武汉举办第二届“地震沉积学学术研讨会”,本届会议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承办。
会议发起单位
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
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
中国能源学会油气地质学专业委员会
国际古地理学会
SEG China(SEG 数字图书馆;SEG & AAPG)
北京石油学会 湖北省石油学会
会议主办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会议承办单位
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油气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地球内部多尺度成像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地球科学》编辑部
会议协办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西南石油大学
成都理工大学
长江大学
河海大学
西安石油大学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中心
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技术研究中心
地震沉积学新进展
T1. 地震沉积学理论方法
T2. 碎屑岩地震沉积学解释
T3. 碳酸盐岩地震沉积学解释
T4. 细粒沉积地震沉积学解释
T5. 特殊储层(深层)地震沉积学解释
T6. 地震沉积学与人工智能(AI)
T7. 地球物理新方法及新技术
T8. 勘探开发应用实例
2025年10月14日至16日,10月14日报到,会期2天(15日、16日)
会议地点:湖北省武汉市鲁磨路388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南望山校区东区综合楼
1天培训(地震沉积学新理论、新认识培训,曾洪流教授、朱筱敏教授等主讲)或1-2天野外观察路线。路线1:鄱阳湖浅水三角洲路线;路线2:碳酸盐岩-礁滩沉积路线(路线报名>15人)
2025年9月下旬发放三号通知
交通、食宿自理,住宿推荐以下酒店:(酒店价格350-400元、到会场距离<500m)
①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东区迎宾楼
②智选假日酒店(武汉东湖地质大学店)
③全季酒店(武汉光谷广场地质大学店)
朱红涛 15207192750 htzhu@cug.edu.cn
曾智伟 18064098503 zwzeng@cug.edu.cn
刘强虎 15827400015 liuqh@cug.edu.cn
吴 超 18164016513 chaowu@cug.edu.cn